来源:中国青年报 | 2021-03-08 16:39:51 |
2.8万亿直达资金背后的民生
7天!这是2020年财政资金下达基层的最快速度,而在往年这一过程平均用时超百天。这让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为之惊叹。
去年,他跟随国务院督察组到福建调研2万亿元直达资金的落实情况,发现得益于快速直达的资金,基层政府的收支矛盾在当年得到极大缓解,有人甚至称其为疫情下基层政府“保就业、保基本民生、保市场主体”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2020年全国两会,为应对疫情需要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正式提及这项特殊转移支付机制。
经过一年的实践总结,这项举措被加码。政府工作报告的表述是: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,将2.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、规模明显大于去年,为市县基层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时有力的财力支持。
当中央资金一竿子插到底直达基层,引人注目的是高速高效,而背后下沉的都是民生需求、就业保障。
探索直达机制常态化
时隔27年的制度变革,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件大事。
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,我国形成了现在的中央和地方收入分配格局。为均衡地区财力差异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、完成特定重大目标任务,由上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给下级政府提供补助,称为中央转移支付制度。这既有“劫富济贫”之用,也是“指哪打哪儿”的手段。
当时的转移支付资金是层层下达,由财政部下达至省级财政,省级财政研究提出分配方案后,二次下达到市县。上级政府有权对部分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统筹使用,即给基层多少资金,什么时候给,这是权力也是利益。
多年来,财力的分配场上多方博弈,而疫情带来的影响,开始重塑转移支付机制,正常的转移支付流程被打破,中央资金一竿子插到底,省级财政成了“过路财神”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刘小兵说,中央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,一定是发现财政资金在下达过程中可能存在中间环节截留的问题。这个问题就会导致在最需要资金使用的地方,资金没法及时到位,到年底资金一股脑全部拨下来,出现突击花钱的现象。
走入“而立之年”的转移支付机制不得不回答最初的设计命题:要让财政资金花得有效率。
财政部对特殊转移支付很重视,将其视作“宏观调控方式的制度创新”以及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工具”,并专门建立了资金直达市县的信息化系统,贯穿中央与省市县各级政府,贯穿资金下达拨付与使用各个环节。
钱分给谁花?按照中央部署: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,落到社保、低保、失业、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;要建立补贴补助实名台账,确保流向清晰可查,决不允许做假账,决不允许偷梁换柱!
效果是明显的。去年实行直达管理的资金一半以上用于基本民生,约34%用于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,惠及74万家市场主体。用于就业补助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资金支出460亿元,困难群众生活补助资金支出1300亿元……这当中多项民生补助资金均大于此前全年预算。
财政为民
从非常之举到常态化机制,财政资金下达方式的改革新步伐,是政府向人民承诺管好钱袋子、花好每一分钱的直接体现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算了笔账:2020年实行直达管理的资金实际是1.7万亿元,当中还包含1万亿元的特别国债;今年不再发行抗疫特别国债,中央财政却拿出了2.8万亿元资金纳入直达机制,占到了全年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30%以上,“中央支持地方的决心很大”。
他告诉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,“十四五”新开局,各领域资金需求加大,原本紧张的财政收支压力更加凸显,压力尤其是在基层。在优化支出结构的同时,亟须提高花钱效率,完善资金分配和使用机制,切实增强财政可持续性。
政府工作报告对此的安排是:中央本级支出继续安排负增长,进一步大幅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,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7.8%、增幅明显高于去年,其中均衡性转移支付、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增幅均超过10%。
用中央本级财政支出的负增长换取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,让更多的钱用到基层,用到民生支出、市场主体的保障上,这是未来财政施行的方向。
目前,2.8万亿元的直达资金将由哪些资金构成还未明确,但保民生的目标是不变的。
按此前财政部预算司副司长郝磊的介绍,可直接分配的中央和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、具备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、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等一般性转移支付,三类资金将率先纳入直达机制。
郝磊表示,这样的安排基本上能够实现中央财政民生补助资金的全覆盖。比如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等及时足额兑现,更好支持保基层运转等。
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,上述三类被纳入直达机制的资金为用途清晰,主要用于保基层和民生的资金。
施正文认为,直达机制体现了财政为民的思想,是公共财政最终要达到的目标。“尽管是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,但是它触及到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变革。”
虽然改革才刚起步,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,但有一点已经再清楚不过:财政资金取之于民、用之于民,关键是助企业纾困、解民生之需。
2022-01-12 16:37:56
2022-01-12 16:35:51
2022-01-12 16:33:46
2022-01-12 16:31:37
2022-01-12 16:23:37
2022-01-10 23:50:47
2022-01-10 23:50:44
2022-01-10 23:50:28
2022-01-10 23:49:46
2022-01-10 23:49:40
2022-01-10 23:49:36
2022-01-10 16:58:03
2022-01-10 16:55:04
2022-01-10 16:52:42
2022-01-10 16:50:33
2022-01-10 16:47:29
2022-01-10 16:36:07
2022-01-10 16:34:44
2022-01-10 16:34:37
2022-01-10 16:34:32
2022-01-10 16:34:26
2022-01-10 16:34:23
2022-01-10 16:12:37
2022-01-10 15:29:11
2022-01-10 15:17:57
2022-01-10 15:13:38
2022-01-10 15:09:07
2022-01-10 15:06:46
2022-01-10 15:00:54
2022-01-10 14:58:48
2022-01-10 14:44:41
2022-01-10 14:37:13
2022-01-10 12:04:30
2022-01-10 11:05:30
2022-01-10 11:03:01
2022-01-10 11:01:18
2022-01-10 10:46:24
2022-01-10 10:26:59
2022-01-10 10:22:55
2022-01-10 10:16:57
2022-01-10 10:08:05
2022-01-10 10:03:29
2022-01-10 10:02:08
2022-01-10 09:32:02
2022-01-10 08:59:32
2022-01-10 08:43:11
2022-01-10 08:32:05
2022-01-10 08:24:26
2022-01-10 08:17:51
2022-01-10 08:14:12
2022-01-09 17:10:02
2022-01-09 11:42:38
2022-01-08 14:14:03
2022-01-08 14:02:46
2022-01-07 22:27:18
2022-01-07 22:26:23
2022-01-07 22:25:41
2022-01-07 17:24:23
2022-01-07 16:39:41
2022-01-07 16:36:27
2022-01-07 16:30:57
2022-01-07 16:18:03
2022-01-07 16:08:57
2022-01-07 15:58:32
2022-01-07 15:58:20
2022-01-07 15:49:44
2022-01-07 15:31:33
2022-01-07 15:19:10
2022-01-07 15:09:59
2022-01-07 15:04:22
2022-01-07 15:04:18
2022-01-07 15:04:14
2022-01-07 15:04:10
2022-01-07 15:04:06
2022-01-07 15:04:02
2022-01-07 11:59:10
2022-01-07 10:56:03
2022-01-07 10:50:14
2022-01-07 10:41:11
2022-01-07 10:34:51
2022-01-07 10:27:42
2022-01-07 10:19:35
2022-01-07 10:15:46
2022-01-07 10:08:05
2022-01-07 10:04:02
2022-01-07 09:59:42
2022-01-07 09:46:39
2022-01-07 09:20:56
2022-01-07 09:15:25
2022-01-07 09:09:44
2022-01-07 08:43:15
2022-01-06 23:07:55
2022-01-06 23:07:48
2022-01-06 23:07:44
2022-01-06 23:07:22
2022-01-06 23:07:18
2022-01-06 17:07:00
2022-01-06 17:00:29
2022-01-06 16:55:06
2022-01-06 16:49:08
2022-01-06 16:46:42
2022-01-06 16:39:47
2022-01-06 16:35:47
2022-01-06 16:27:44
2022-01-06 16:05:49